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证书,换单位了,还用再次定级吗?

不用,可以转评。

1、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岗位变动,新旧岗位所对应职称不属于同一系列(专业),可以进行转评。

2、专业技术人员申请转评,须在现任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合格,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并取得现岗位工作业绩,方可参加同一级别的职称考试或评审,并按新系列(专业)标准条件申报,其任职时间的计算可按转系列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职务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

3、未经转评人员,不得跨系列(专业)申报高一级职称;转评人员当年度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还有什么不懂得可以咨询专技人才网。

[河南省]河南调整职称岗位,河南省职称改革最新文件

河南省214.7万事业单位员工将告别“铁饭碗” 以岗定薪

7月1日起,一批法律法规将正式施行,其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法规形式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公开 *** 、聘用合同、社会保险及工资收入等热点问题予以明确,是事业单位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河南将如何落实这一条例?昨天,大河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我省已公布《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要求全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律 竞聘 上岗,之后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重温改革亮点

【变化】合同制公开 *** ,事业单位饭碗不再“铁”

没有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聘用合同的订立、履行、接触各地做法不一……近年来,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还存在上述问题,不少人呼吁有必要尽快立法规范。

今天,我国之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据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条例有以下几大亮点:首先,要求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应面向社会公开 *** ,而且要签订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其次,提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再次从法律层次放出信号,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已箭在弦上。此外,还明确将建立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打破终身制。这是条例实施后更大的变化,也意味着‘铁饭碗’被打破了。”业内人士分析说。因为,条例中详细规定,工作人员如果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另外,对于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解聘。

聚焦我省行动

【河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上半年须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据了解,目前全省共有9.2万个事业单位,214.7万名工作人员。今年5月21日,省人社厅公布了《关于印发〈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以确保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入轨后规范运行。

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人员岗位及核定工资的依据。所以通知要求,今年上半年,全省事业单位须完成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采取公开 *** 、人员流动方式补充工作人员,以及工作人员职务晋升、职称申报(评聘分开除外)、工勤技能考核、岗位等级变动等,都应在岗位空缺前提下进行;事业单位补充的工作人员和人员岗位等级晋升,以及三类岗位之间转岗聘用的,都应进行岗位等级认定;对不按规定补充的工作人员和进行岗位等级变动的,不予认定岗位等级。”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后,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岗位出现空缺时,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任职要求,按照“竞聘上岗”的规定和程序,及时或定期组织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竞聘上岗。竞聘上岗后,根据“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要求,严格按照所聘岗位和有关规定执行相应工资待遇。此外,为保障岗位管理制度正常运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动态调整。动态调整包括对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岗位之间比例的调整,也包括对三类岗位更高等级及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调整。通过调整,不断优化岗位结构,形成动态管理机制。

【看法】有期待、有担忧新老职工评价不一

人事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岗位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着实牵动了不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心。

在郑州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小培就是其中一位,自从5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来,她就一直关注改革的动态。

“,我通过 考试 成为一名在编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当初身边的家人、朋友都觉得我捧上了‘铁饭碗’,为我高兴。现在看来,这种观念将被打破了。”小培说。目前单位的人事管理改革已经初现端倪,今年年初开始实行了绩效考核,并建立了奖惩机制。

不过,小培表示,她很期待新条例的实施,之前活儿干多干少,工资拿的都一样,所以不少人不思进取;现在有了绩效的激励,干工作当然会更有动力。但对于一些在单位工作很多年的“老人”来说,他们可能不太适应,也比较反对。“因为有可能经常通不过绩效考核,而接受惩罚。”

在郑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了近30年的老李比较担忧自己的未来,“还有几年就该退休了,早就习惯了稳定的岗位和收入,现在来了这一出,万一被解聘了,这后半辈子可就毁了。”

【说法】条例实施意味着更多改革信号的释放

对于新规,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事业单位聘任制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试点,工资、社保改革等规定近年来也多次提出,但落实时始终遭遇重重阻力,流于形式。”新乡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毛林(化名)坦言:“就拿我们单位来说,虽然得签合同,但到期后就走个程序,之前的考核标准一概不提,没有人会被解聘。”

我省社科院专家也曾指出,这次《条例》的实施,并不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启动,因为这些内容年年都提。国家规定的是大原则,而实际上各个事业单位之间千差万别。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认为,条例的实施意味着国家正释放出事业单位改革的信号,虽然道路是坎坷的,但至少有了方向。

河南省2022年教师职称评定新规

河南省2022年教师职称评定新规:

硕士拿到中级职称后评副高要有5年年限。

根据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要求,申报副高级职称,硕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并聘任中级岗位(评聘分开系列为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由4年以上调整为5年以上。2020年已过渡一年,该政策自2021年度开始执行,不再过渡。

另外,各评委会在开展职称评审时,要体现中央和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及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有关精神,克服“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等倾向,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工作实绩。

申报人工作业绩中有一项特别突出,有重大贡献或突破,经评审委员会集体讨论,综合能力水平达到要求,可认定其具备相应职称要求。

河南省2022教师职称评定时间:

1、河南省2022教师职称评定时间为10月,首先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分配给学校的指标,学校再根据每个教师的量化考评分数,通知符合晋级的教师。

2、教师再把自己的各种材料交到上级教育部门审核,通过之后再上交到评审组织,自己再把材料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