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举报学校职称评选有黑幕,事件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老师这个职业也会有不同的职称等级,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参加不同的评选,评选成功的老师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职称,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就在河南省的某个学校评选职称的过程中,一个老师对于自己经历的不平等待遇进行了揭发举报,并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参加教师评选,排名第二却落选
据了解,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七中学的姚老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职称评选,当时姚老师的综合得分非常高,在所有参加的十七名老师中,姚老师排名第二,这让她非常有信心能评选成功。而当天的评选还有一部分是投票环节,需要领导、评委等人员对参选老师进行投票,并计入总分考核评选。这个环节姚老师远远落后导致了最终落选的结果,而当时综合分数排名十六位的老师,却凭借投票而最终评选成功。
面对老师质疑,领导称是人际关系不好
为此,姚老师找到了领导想要个说法,而领导给她的答复却是姚老师人际关系不好,所以投票分数低落选。这让姚老师无法接受,于是她向有关部门反应了自己的经历,并且将这些不公平待遇拍摄成了短视频发布到 *** 上,一时间引发了公众的议论纷纷。
当地已展开调查
作为学校,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如果连教师评选都作假,那么这样的学校也未免让人感到心寒。对于这件事,当地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已经开展了相关调查,彻查相关人员有没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具体结果还需要等待调查后的详细公布通告。
姚燕燕职称事件再度发酵,对此你怎么看?
一、职称事件回顾
2020年,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七中学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定之中,其中有17人参加,而姚燕燕在个人积分综合分数排名第二。
在正常来看,这样的排名对于姚老师评选职称,原本是铁板钉钉的事情。然而在民主测评环节,最终结果却是,被排名后几名的老师排除在职称评定环节之外。
随后2020年的10月16日,姚燕燕在抖音上发出了之一个关于职称评选落选的视频,并对本次职称评定的公平性表示质疑,对于相关工作组不作为表示申诉答复不及时的质疑。
之后,她发布的该条视频迅速以1567万的阅读量上升为热点事件。
而在2021年1月18日,她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将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告上法庭。
2021年1月25日,焦作市第十七中学退休教师徐德功实名举报该校校长刘爱国与党总支副书记王有科存在经济问题。
2021年3月,原定公开在新闻网直播审理此案,由于不可知的原因取消了那次直播。
而对此的事件相关回复:对于相关校长、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山阳区教育局局长免职,应急管理局局长安国华接任教育局局长之位,后又因为 *** 发帖一事,姚老师将山阳区公安局上诉。
二、对于事件的看法
如果姚燕燕老师是在泄私愤,就是说她的视频内容“不真实”(校方始终没有拿出证据,证明他们的投票过程公开公正),如果评选结果全部真实可信,也就意味着,姚燕燕老师在教师工作各项评比中确实排在前六名,但是因为民主投票票数偏低,导致落选。
反之,如果姚燕燕老师说的是实话,她是硬生生被密谋“投”下去的,那也只有一个结论,职称评选中民主投票环节才是最关键的,即使工作成绩突出,没有人缘,依然评不上。
既然职称是针对教师专业来评选,那么除了和教学相关的成果、成就之外,为什么还要平添一项“民主投票”呢?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还是维护人际关系?
于公,具有较高教师职业素养;于私,不善和同事领导打交道,那么教师职称评审到底是公事还是私事?
在我看来,姚燕燕可能关注教学工作多,关心同事领导少。
事实上,这就是多数一线教师的真实写照。
这也是当初很多人选择做老师的初衷:学校比较单纯,我好好上课就行。
后来发现,不是学校不单纯,学校里单纯的或许只有学生,成年人的世界在哪里都需要勾心斗角。
三、总结
归根到底来说,个人的力量对抗集体的力量,历来是不被认可的行为。
姚燕燕有勇的,主动站出来了。敢于把行业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公之于众,扯开职称评定、教师生存环境的这一块遮羞布。
在我看来,或许曾经很多老师都有过类似经历,但大多数人选择“忍”,虽然受点气但能保平安。时间一旦长了,也就习惯了这些“不公平”,并学会了接纳这些“不公平”。
而反观姚燕燕的行为,有人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当原本的稳定局面被打破的时候,这些人是不乐意。
这样的事件绝不是偶然,生活之中很多人都被迫受着各种的潜规则。很多人说姚燕燕老师是闲的没事找事,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身处黑暗之中愿意撕出一片光明的人,就不能理所应当地享受阳光普照。
刚开始或许只是想要拥有一个公平的答复,或对自己过往多年教学的肯定,但是更多的同情者也显露出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猫腻和漏洞,社会上网民的不断力挺说明大家对于这样的事件都是存在着属于自己的不满。
而对待本次事件的姚艳艳,像她这种没有选择像圈子、潜规则妥协的人,其实比比皆是,我们能做的只有力挺!
河南某女教师评职称八年落选申诉被拒,暗示了怎么样的问题?
近日河南职称评定违规通报,河南省焦作市十七中姚老师曝光学校评职称有黑幕,随后,山阳区教育局调查结果显示,未发现评审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姚老师不服,向山阳区教育局提交申诉书,但在法定30天期限内并没有等到回复,遂将山阳区教育局告上法庭。1月18日,当地法院受理此案。
经由社交媒体传播,姚老师“怒怼”学校和教育局河南职称评定违规通报的形象迅速火遍 *** 。不少亲历职称评选“惨烈厮杀”的过来人也加入进来,纷纷留言力挺。随着当地法院的受理,这件事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从当地教育局发布的调查通报看,似乎并无问题,“评审程序公开、透明,未发现评审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然而,程序公开、透明,未必就意味着程序设置是合理的;未发现违纪违规,也未必就意味着一定不存在违纪违规。
姚老师参加副高级职称评选8年,年年刚刚好被刷下,显然太过于蹊跷。有一两次“巧合”不难理解,但若说8年都“巧合”,未免有些侮辱公众的智商了。当地理应本着对教育、教师、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坦坦荡荡,直面姚老师质疑,彻查此事,给公众一个交代。一味回避问题,矢口否认存在黑幕,甚至把 *** 权威和公信力拿来背书,并不是一个好的处置方式。
一者,姚老师质疑学校设定的评审程序人为因素占比太大,个人总分敌不过投票分数,这显然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如果投票分数如此强势,必然会对不合群的老师形成某种排斥机制。要么和光同尘,与大家搞好人际关系;要么就是在投票中落选。而据姚老师披露,校长说她人际关系不好,在此情形下姚老师显然存在落选的可能。相关部门应该就此展开调查,并科学评估评审程序是否合理的问题。
一个老师的工作业绩如何,在学校里其实是有公论的。学生会有学生的判断,家长也会有家长的判断。当下的职称评定,把决定权过度交由学校当局有限的一拨人,则必然会掺杂并加重人为操弄的权重。一个工作量排名前两名的老师年年被刷下,并不正常。
再者,当地教育局调查学校,同样存在公开性不足的问题。从已经公布的调查结果看,多是一些具体的数据介绍,调查结论也是常见的“主流是好的,只是有一些小小的毛病”,这与其说是一份调查报告,还不如说是十七中职称评定的一份总结。
而且整个调查报告没有交代调查范围、调查问题以及调查了什么人。是不是与反映者本人见面,是不是按照规定与诸多相关人员一一谈话,是不是调取了当时的文字材料等等,均没有交代。调查无过程披露,则结果也很难令人信服。特别是,调查并没有回应姚老师明确反映的焦点问题,即评审设定不合理的问题和个人总分第16名者在票选中逆袭的问题。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本就存在复杂性。如果再掺杂职称、评优等利益关系,恐怕问题会更复杂。凡此种种均要求,在处理涉及到个人利益的事情时,应该多一些公开、公平、公正,少一些权衡和计算。
毕竟,一个学校出了这样的事,最终受影响的,除了当事人,还有众多学生、社会公众,以及我们的教育事业。
河南焦作教师姚燕燕再受两处分,被处分的理由是什么?
河南焦作起诉山阳区教育局一案的姚燕燕老师,被判定了胜诉。本应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可是姚燕燕老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就在法院宣判过后,姚燕燕老师就接二连三地接受了两个处分,而且这两个处分也让人理解不了。
这两个处分一个是处罚姚燕燕老师散播不实言论,责令其停课。另一个是在庭审当日,判定姚燕燕老师旷课,以通报方式进行处罚。
对于该地教育局三天内的两个通报,姚燕燕老师在庭审结束后再次发声,对自己接二连三的处分表示不满。
姚燕燕老师起诉当地教育局事情经过
作为一名在在教育行业勤勤恳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姚燕燕老师的发声也许是代表了很多基层老师的心声。
在2020年10月份的时候,姚燕燕老师在 *** 平台上发表了一段视频,斥责自己的职称评审成绩不透明,不公平。姚燕燕老师在评审中是第二名的成绩却没有评上,而排在第16名的成绩却反而成功评审成功。
姚燕燕老师的这则视频,一下子让自己成为了“网红”,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
这段视频火了之后,当地教育局的反应还是很迅速地,约谈了姚燕燕老师单位的校长等一些相关人员。可是结果依旧没有令姚燕燕老师满意。也可以说这样的约谈,对于姚燕燕老师来说,毫无意义,就像是面子工程一样。
耿直的姚燕燕老师一气之下,将当地教育局以行政不作为为名告上法庭,誓要弄个水落石出。
不停的约谈以及不实的情况通报
姚燕燕老师起诉后,学校开始不停地与姚燕燕老师谈话,最终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让姚燕燕老师删除视频,同时停止发布一些不当言论。
这让姚燕燕老师无法接受,自己本是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被扣了这样一顶大帽子。
面对姚燕燕老师的“油盐不进”,姚燕燕老师的所在学校更是发布了一则通告,通告中也尽是指责姚燕燕的言论不属实,影响恶劣,同时也以姚燕燕老师言论不当为由,撤销了其班主任的位置,并且予以停课。
学校也可能没有想到,一个有着这么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竟然在这件事情上这样的执拗。不管是校方的谈判,还是同事的劝说,姚燕燕老师都选择只想要一个公正的回应。
我们可想而知,一个老师告学校,告教育局,是多么破釜沉舟的一件事情。姚燕燕老师在这个单位,也一定是孤军奋战,我真的佩服姚燕燕老师的心理素质。
庭审前后的人事变动和庭审后姚燕燕受到的处分
在这个人际关系很重要的社会,姚燕燕老师的行为,注定了她身边不会有和她站队的人。
学校不停地与姚燕燕老师谈话,也并没有让其有一丝丝的动摇,反而是更坚定了自己要起诉的决心。
在开庭之前,姚燕燕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就因个人原因选择了离职。而在庭审之后,该区教育局局长也被免职。
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都在证明着姚燕燕老师的胜利。可是对于姚燕燕老师来说,这一件事情也许分出了对错,可是接下来她面对的事情也许是比这个不公正的评审还要让人窝火。
就在庭审过后,给姚燕燕老师的处分也接二连三地通报。在我看来,这个学校和教育局,吃相真的有一些难看了。甚至有一点是通报姚燕燕老师庭审当日旷课,这双小鞋穿的就有点太过于明显了。
结语
我相信,默默支持姚燕燕老师的人大有人在。可是现实生活中,姚燕燕老师除了家人,似乎并没有人给予她支持。很多网友都说姚燕燕老师就像一个勇士一样,敢于直面不公。可是接下来姚燕燕要面对的未知,却让我尤为的担心。
作为旁观者,我们的支持毫无实际力量,还是希望姚燕燕老师接下来的职业生涯能够顺利。
女教师举报评职称黑幕后被责令停课,校方的做法对吗?
国家的相关法律赋予了公民能够自由言论的权利,国家既然给予了我们这项权利,我们应该也履行相关的义务,规范自己的自由言论的行为,不引起社会的不良反应,同时也不能发表不实的言论,最近在河南省发生了一件事情,在 *** 上引起了轩然的 ***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相关的事件。
2020年10月29日,河南焦作市第十七中学教师姚老师在其个人抖音账号平台发布视频,称其评选学校高级教师职称时遭遇了很多不公平待遇。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成立调查组,调查结果称未发现评审有违纪违规行为。姚老师对结果不满,同时因 *** 发帖与公安局发生争议,将教育局和公安局起诉至法院。2021年3月29日,焦作市第十七中学发布了对于姚老师的处理、处分情况通报。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样的处理有什么看法呢?
二、校方的做法是否合理?
在我看来校方的做法是合理的,因为老师是应该专注于教学工作的,虽然评职称可以给老师带来很多的福利,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根据实际情况就为自己争取职称。该名教师在举报之后,教育局也做了相关的调查调查的结果,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评职称方面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甚至是黑幕,而该名教师继续让这件事上升到其他层面,确实是有一些有为师的,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在使用言论自由的权利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既然国家赋予了我们言论自由的权利,我们应该把应该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维持社会的正义以及我们自身的权益,但是一些不实的言论我们不应该随意的散布,因为这样只会给社会带来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