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博士引进待遇
河南大学博士引进待遇:综合年收入不低于每年22万元。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博士后出站人员和博士学位获得者:学校提供住房补贴,正高级职称人员18万元,副高级职称和以下人员15万元;中级职称和以下人员视其学术水平,可内聘为副教授;每月发放补贴300元,连续发放5年;学校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及非实验性理科3万元,实验性理科及工科、医科5万元。
根据拟开展科研项目情况,签订2-4年的工作协议;在站期间,享受副教授工资待遇;学校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及非实验性理科3万元,实验性理科及工科、医科10万元;工作津贴每年12万元;住房补贴每年1.8万元。综合年收入不低于每年22万元。聘期结束后,可转为正式教师,享受当年度博士引进安家费等相关待遇。
河南大学简介: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2008年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入选国家“111计划”, 2017年9月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现设有94个本科专业,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021年河南大学职称评审条件
必不可少的四个申报条件就是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助工证,这是参加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
1、学历的要求。
严格来说没有学历或者学历太低是不能参加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的,对学历的更低要求是专科学历,都是需要专科毕业满7年或者本科毕业满5年。可能不同地区的要求有所差别,且所要求的学历均为正规学历才行,在学信网可查。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的正规学历也是可以的(包括自考、成考、远程教育、国开),只要是通过正规的途径取得学历均可参加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
2、对工作年限的要求。
在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流程中,很多学员都是因为工作年限不符合造成不能参加评审,在这点上要求也是非常严格根据学历层次的不同,对工作年限的要求也隔不相同。其中本科学历需从事相同或相关专业满5年;大专学历需从事相同或相关专业满7年;硕士学历需从事相同或相关专业满3年。
3、对助工证的要求。
现在很多省份中级工程师评定流程都是非常严格,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助理工程师证书是参加中级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没有助工证以及持证时间不满四年的,或者助工证是假证的,不能参加中工评审。
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对助理工程师要求算是比较要严格,必须持有效证书满四年,才能参加评审。助理工程师证书不支持网查,但是有红头文件,以及在当地的人社局都能进行真伪验证。
切忌贪图便宜或者办证速度,办理证书没保障!正规的助理工程师证书的办理下证时间为1-3个月,这是正常的时间要求,不要图办证快据盲目选择骗子机构。
4、对论文、业绩的要求。
论文、业绩是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必要材料,发表的论文期刊越大越好,研究的课题越新颖越好。对业绩的要求主要是看申报人员在工作领域的表现及能力的测试,所在的项目越大越好,所在的职位越高越好,如果所参与的项目获奖了,会对评审更加有帮助。
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的条件更加严格了,但是评审的流程基本没变,还是申报——审核——提交资料——评审答辩——结果公示——发证,这是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定的整个流程。
作用意义: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
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
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北大副教授和河大副教授级别一样吗?
职称是一样河南大学副永敢职称的河南大学副永敢职称,但是级别还是北大副教授比较高河南大学副永敢职称,有人说“一个985的讲师相当于二本的正教授”。
扩展资料河南大学副永敢职称:
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河南大学副永敢职称,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2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