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需科目?具体指什么?
公需科目是指国家、省市统一要求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通用知识和技能(英语、计算机按原规定执行,不列入登记范围)。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政策法律法规、基本理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知识。
公需科目由省人民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确定,县级以上人民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是使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 *** 、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和专技人员分别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上完成单位注册和个人注册,未注册账号者会导致成绩无法上传,无法打印继续教育证书。
账号注册无误的专技人员专业课成绩由建培中心每半个月一批统一在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上批量上传,个人或单位不用自行申报学时。
专业课成绩上传后,用人单位要先在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本单位用户的待办事项中进行审核通过,待主管部门和人社局逐级审核通过后,即可打印继续教育电子证书。
河南省公需课选了32个学时,为什么学分显示24学时
一年申报一次,需要继续教育学时证明,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56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45分钟为1学时)。在继续教育年度内,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现已实行学分制的行业部门,学分与学时的转换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每年中、高级职称人员至少需要完成72学时,其中公需学时至少24学时,专业课时至少48学时。
河南公需课为啥没开放
下架了。
河南公需课没开放的原因是公需课已经下架,截止2022年7月23日,没有查询到公需课重新上架的通知。
公需课是指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的课程。一般的公需科目都是当前的热点知识,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了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学习,可以参与评定职称。
评论已关闭!